重庆飞来红嘴鸥 ——《嘉陵江》创作手记44

1
王南

自从来到重庆,就一直阴雨连绵、雾气重重;据说,在重庆,冬季的阳光是很稀缺的,一个月见不到太阳是常有的事,这种气候使得重庆的冬天显得特别阴冷潮湿。在重庆的第7天,太阳突然冒了出来,对于摄制组来说这正是拍摄外景的好时机。

图片

朝天门码头附近,长江与嘉陵江两江交汇处,江边挤满了人,他们聚集在这里,休闲、玩耍、晒太阳,享受这难得的温暖时光。

图片

我们发现,在紧邻江边的地方,有一群人“长枪短炮”全副武装,正全神贯注地对着远处啪啪啪的拍照。

图片

顺着他们的视线望过去,原来,在江中央的小岛上有一群海鸥,它们时而在江面上振翅高飞,时而俯冲而下,在江面上欢快地嬉戏、觅食,发出悦耳的鸣叫声。这些“小可爱”,为平静的江面增添了不少生机和活力。

图片

谢晓峰,是这个摄影群体中的一员,同时他还有一个身份,重庆观鸟协会的会员。他不仅拍鸟,还观察鸟群的种类、数量和变化,研究鸟与环境的关系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守候等待,他拍摄到了一只正在飞翔的红嘴鸥。

图片

红嘴鸥俗称“水鸽子”,是横跨欧洲和中亚大部分地区的集群鸟类。它们分布广泛,栖息地包括从格陵兰岛至我国东北乃至新疆博斯腾湖。

图片

红嘴鸥 谢晓峰摄影作品

红嘴鸥属于候鸟,每到冬天,它们会集体离开严寒的北方,一路迁徙到气候温和的南方的湖泊与江河畔栖息,直到来年春夏之交,再飞回北方,周而复始。

每年的11月份,从北方迁徙而来的红嘴鸥会如约到达重庆,并在两江四岸栖息停留。嘉陵江沿线是观鸟的重要通道,重庆千厮门嘉陵江大桥附近、弹子石码头、合川区东津坨公园、江津长江公路大桥下都能看到红嘴鸥美丽的身影,这些地方也成为了市民、游客识鸟、会鸟、亲鸟的打卡点。

红嘴鸥对栖息地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,迁徙时它们会选择水质环境优良的江河、湖泊栖息。

据谢晓峰回忆,上世纪90年代以前,嘉陵江污染相关严重,那时江边的造纸厂污水直接排到水中,江面上天天可见白花花的垃圾;化工厂的氯气泄漏等事件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。那个时候重庆的鸟类很少,更没有红嘴鸥。

图片

2005年,习总书记提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从政府到团体再到个人积极响应,全民上下纷纷加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。嘉陵江沿岸工厂全部关停、禁渔法令颁布、植树造林、河长制管理、志愿清漂队成立、智能化治水新手段等措施相继实施,我们可以看到,现在嘉陵江流域的生态逐渐得到了恢复,红嘴鸥的到来,以及其它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增加,都成为嘉陵江生态变好的佐证,经市观鸟协会统计,目前重庆一共有530多种鸟类。

图片

棕头鸥 谢晓峰摄影作品
图片
普通海鸥和红嘴鸥 谢晓峰摄影作品
每到春秋迁徙季,重庆的上空会有几十万只猛禽飞越过境,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。重庆有四条南北走向的平行岭山脉——分别是铜锣山、歌乐山、明月山和缙云山。对于猛禽来说,这四条平行岭山脉就像一条高速公路,为其飞升提供了足够的气流,指引着它们从北向南进行迁徙。重庆也因此有了“鹰飞之城”的美誉。

图片

凤头蜂鹰 谢晓峰摄影作品
文章分类: 嘉陵江
分享到: